1. 首页 > 好名字

2024年晚立秋热死牛是真的吗 2024年晚立秋

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的文化瑰宝,二十四节气也是我国独有的文化,历史悠久,在民间二十四节气素来都深受人们的重视,立秋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民间有很多关于立秋节气的俗语,比如“立了秋,便把扇子丢”,这句俗语的意思就是立秋之后天气就会逐渐转凉的,还有“晚立秋热死牛”的俗语,那么2024年晚立秋热死牛是真的吗?立秋是什么意思?一起来看看。

2024年晚立秋热死牛是真的吗?

2024年立秋是“晚立秋”,因为界定每年早立秋和晚立秋有两种方式,一种是一天之中的早晚,另外一种是农历历法上的早晚。而根据一天之中的早晚来看,今年你去时间是晚上八点以后,所以属于晚立秋。按照农历的说法,如果农历六月立秋,则就是“早立秋”,农历七月立秋,就是“晚立秋”,而今年立秋为农历七月初十,因此也是晚立秋。
综上所述,无论是农历月份的方法,还是一天当中时间的方法,2024年都属于晚立秋,而晚立秋在民间有热死牛的说法。谚语“早立秋,冷飕飕;晚立秋,热死牛”。单说“晚立秋,热死牛”,从字面意思解释,如果当年立秋属于晚立秋,那么牛都会热死,用的是夸张的手法,来说明立秋之后,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。
从农业种植角度来说,在古代田间的农活基本上都是靠耕牛干活,因此当时的耕牛很重要,如果因为立秋之后天气炎热了,导致耕牛热死了,后续的农活就没有牛干活了,那么农户们就会累一些。所以,对于种植户来说,希望是早立秋,而不是晚立秋。
不过,从庄稼自身的生长情况来说,明年有俗语“六月立秋,两头不收;七月立秋,早晚都收”的说法,如果是农历七月立秋,那么庄稼的长势较好,喜获大丰收。

立秋是什么意思?

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,也是秋季第一个节气。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°时为立秋。立秋的“立”是开始的意思,“秋”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。立秋表示暑去凉来,秋天开始之意,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。中国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:一候凉风至;二候白露生;三候寒蝉鸣。
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,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,中稻开花结实,单晚圆秆,大豆结荚,玉米抽雄吐丝,棉花结铃,甘薯薯块迅速膨大,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,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。
“立秋”是中国重要的岁时节日,早在3000年前,古人就有“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”的仪式,且习俗众多。时至今日,中国民间仍有在立秋这天“贴秋膘”“咬秋”等习俗。